讓一切農戶都能科學栽培,完成增產增收,就是咱們最大的心願。
建立農業交流渠道,推進農人科學栽培我是索玉明,「濟南市新式工作農人培養科技自願服務隊」的創始人,也是「濟南鄉村專業技術協會新式工作農人培養專委會」的主要負責人。
多年來,我致力於通過建立農業交流渠道,提升服務能力,讓一切農戶都能科學栽培,完成增產增收。
2018年,我創立了新式工作農人協會,期望為那些對農業充滿熱情、懂技術、會管理、善運營的高素質農人建立一個交流渠道,協助他們提升技能,完成共同發展。
咱們先是創建了糧食工業聯盟。這個聯盟涵蓋了糧食購銷、農機植保協作社、新式農業運營主體和種糧大戶等成員,總數達到50人,總栽培面積超過3萬畝。
聯盟從農資供應、生產托管到倉儲銷售,完成了產供銷一體化服務。通過這種方法,成員們可以分享全工業鏈帶來的競爭力優勢。
為了完成信息共享,咱們又創建了服務資源渠道,吸納3家種子企業、6家農藥企業、5家肥料企業進入,完成信息共享。
通過這個渠道,咱們將市場需求直接傳達給生產主體,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習慣市場變化。
咱們還組建了專業化服務隊伍,搜集了成員內的農機資源信息50余條,整合了耕地機23輛、收割機20輛、播種機30輛、植保無人機30架,成立了聯盟「農機服務大隊」和「飛防植保大隊」,為農業生產供給強有力的服務保障。
針對成員在農業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咱們展開科普自願專家服務活動。我會依據成員的不同工業和需求,協助他們對接專家團隊,取得專業的輔導。
濟南鄉村專業技術協會新式工作農人培養專委會施行「五一致」作業規範,為農業降本增效為了進一步下降聯盟成員生產成本,咱們擬定出了相應規章、出臺一致作業規範和收購方法。

首先是一致規章製度。自願服務隊協助糧食工業聯盟出臺《濟南市章丘區新式工作農人協會糧食工業聯盟規章》,規範了服務內容和各項管理製度50條,確保了聯盟的健康發展。

其次是一致作業規範。咱們實施生產資料置辦、測土配方上肥、播種、植保、收成「五一致」作業規範,聯盟「農機服務大隊」和「飛防植保大隊」低於市場價格20%為聯盟成員供給服務。
通過有效調配農機資源,向100多名小農戶供給「耕、種、防、收」服務1000余人次,為農戶們節省生產成本500余萬元。
最終是一致農資收購。通過直接與廠商商洽、一致收購,聯盟一致向農戶供給植保、農機服務,進步農產品質量,下降生產成本,服務周邊近10萬畝土地。聯盟還與種業公司簽訂良種推行和繁育戰略協作協議,初次推行良種小麥10000余畝。
精準了解農人需求,針對性展開科普自願服務現在,咱們的協會已經擁有18個鎮、街「鄉村復興工作站」和100個「鄉村復興服務站」,為周邊近10萬畝土地供給社會化科技服務。通過這些站點,咱們能夠更精準地了解農人的需求,供給有針對性的科普自願服務活動。
在訓練方面,咱們依據農人的不同需求和特色,精準招生並展開定向訓練。
在小米栽培期間,咱們接連展開了多場科普服務活動,輔導農戶正確挑選返青肥和當令澆灌返青水。
咱們還成立了「農化常識大講堂」,解決農產品安全問題並擬定有效的解決方案。通過科普自願專家的輔導後,麥田的產值普遍比附近同類地塊高150斤/畝。這些效果都是咱們科普自願服務結出的果實。
2021年,咱們協會被山東省農業鄉村廳認定為「省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典型」。四年來,咱們選拔推薦了16名高素質農人成為「市科協科普自願服務專家」,並積極爭取科普資金建立了12家鎮街「鄉村復興科普服務講習所」,組織各類型農人訓練3萬余人次。
在未來的日子裏,咱們將繼續積極為當地農人進行農業科普活動。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咱們能夠完成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為農人帶來更多的收益和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