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舒蘭市把糧食安全作為第一責任,迅速采取應急措施,多方協調農田排澇排水設備,發動農業幹部,組織村幹部、周邊村民日夜趕工,順利完成農田排澇;當地還積極開展災後農業生產技術指導,並同時進行農業保險的災後風險補償工作。

搶排完成農田積水鄉鎮在排水過程中,堅持精準研判,科學排水。優先對受災較輕、積水不深、地勢較低的農田開展機械強排,盡快排幹農田積水,讓農作物恢復生長。對地勢較高地塊,引導農民開挖排水溝渠,自然排水。據統計,舒蘭市農田受淹需要排澇面積 24.8 萬畝,舒蘭市農業農村局成立一支由 16 人組成的農業排澇搶險服務隊,分 8 組包保全市各涉農鄉鎮街,協助鄉鎮加快農田排水。截至 8 月 15 日,累計投入排澇設備 434 臺套,歷時 13 天,受淹農田的排澇任務完成。

開展災後農業生產技術指導舒蘭市農業農村局製定了農業生產抗災減災和恢復生產工作指導意見,全局成立 1 個農業保險核災組,5 個農業生產技術指導組,共 44 人深入鄉鎮開展受災情況核查,和災後農業生產恢復巡回技術指導。重點對接 5 個受災嚴重的鄉鎮,有針對性的開展災後農業生產技術指導。通過當地媒體向全市發布玉米、水稻、大豆災後生產指導意見,錄製病蟲害防控災後生產視頻 1 期,錄製玉米、水稻、大豆生產指導意見音頻 1 個,通過各個微信群、村屯 " 村村響 " 喇叭、流動宣傳車開展災後農業生產恢復宣傳。
舒蘭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何海波表示,田間積水清除之後,把田間的淤泥沙石清出來,讓土地露出來,采取噴葉面肥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方式,調節農作物的生長,促進籽粒成實。同時,噴一遍防稻瘟病的藥,防止稻瘟病、紋枯病的發生。
積極開展災後補償工作為充分發揮農業保險的災後風險補償作用,目前已有多家保險公司進駐舒蘭市受災鄉鎮,對投保受災企業和農戶進行查勘查驗與核損理賠。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市舒蘭支公司經理張貴鈞說:" 我們從市公司抽調了 8 組人員,通過無人機、衛星遙感、地面巡查這三種方式,目前正在全力地核查農田的相關損失。通過我們這種多維度的技術手段,能夠把每塊地塊的相應損失準確地核查出來,最後與百姓進行核對,我們抓緊時間進行賠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