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省氣候局與吉林省農業農村廳聯合認定了三大特征農業氣候服務中心,分別服務人參、大米和梅花鹿。記者3日采訪得悉,在此之前,特征農業氣候服務已獲得傑出效果,而且開始形成了相關技術規範和業務流程。

這三個中心是人參氣候服務中心、吉林大米氣候服務中心、梅花鹿氣候服務中心,分別由吉林省氣候科學研討所、吉林市氣候局、遼源市氣候局聯合當地農業農村局進行申報。吉林省氣候局應急與減災處副處長郭維介紹,這是吉林省第一批特征農業氣候服務中心,各中心人才隊伍完備,具備良好技術根底條件,而且科研成果、服務認識比較成熟。

在吉林省撫松縣,氣候設備在人參栽培基地不斷搜集周圍環境數據,供栽培戶參考。(材料圖)劉洋 攝吉林是我國的農業大省,特征農產品眾多,其中人參產值占全國總量60%左右。作為優勢特征工業,人參工業的高質量發展不僅關系著眾多參農的錢袋子,也是推進吉林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人參從栽培到采收需求數年之久,其間常遇各種氣候災禍。為此,吉林省氣候科學研討所與白山市氣候局、撫松縣氣候局一起成立了撫松人參氣候服務中心。目前,該中心已成為吉林省研討成果最多的人參科研演示地之一。
對於撫松縣人參越冬易產生凍害的問題,氣候人員經過田間試驗,展開人參越冬氣候服務指標研討,探究出不同防寒物、防寒時刻對人參安全越冬的影響及不同揭膜時刻對人參出苗的影響,而且創造性地引進了高絕熱纖維材料。
撫松縣氣候局局長李先強表示,該試驗成功促成了氣候服務從天氣預告擴展到氣候科研成果轉化,為人參穩定產值、進步質量奠定了根底。下一步,他們還將持續深挖人參氣候服務需求,提高氣候服務有用供應才能,活躍融入地方工業發展全局,賦能鄉村振興。
此外,在服務水稻栽培方面,一個個設置在田間的小型氣候站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梅花鹿飼養方面,布設在鹿場附近的氣候站科學利用日照數據猜測鹿茸產值,實現了用數字化指導生產等。
郭維介紹,此次展開吉林省特征農業氣候服務中心認定工作,旨在進步各地農業氣候災禍監測預告預警水平,助力吉林農產品品牌培養和「吉字號」品牌創立,服務特征農產品優勢區建造,全面提高特征農業氣候服務才能和效益。